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深化“放管服”改革,太白湖新区擦亮“太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2023-08-01 08:56:29齐鲁晚报网

记者 李从伟

7月31日,记者从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白湖新区围绕“营商环境蝶变”工作任务,扛牢主责主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全领域创新突破行动,持续擦亮“太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市场环境更加透明高效、公平有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创新实施“网上办”“承诺办”“容缺办”“一链办”“上门办”“跨域通办”“六办”服务模式,开办企业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导办、一个环节、一套材料”,企业开办全流程常态化“半天办结”。落实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政府买单机制,2023年免费发放企业电子印章415枚,为499户企业减免刻章费用13万余元,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1648户,同比新11.4%,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强化惠企政策落实。持续深挖政策潜力,深入开展“宜企同行”联系服务市场主体活动,召开惠企政策宣讲培训会,印发《惠企政策汇编(2023年)》,组建企业服务队,对企业关心的税务、金融、社保、消费等重点领域进行详细政策解读,让企业知晓、懂得、用好、享受政策,助力企业“轻装远行”。

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环节“电子化”,推出“同类型小项目合并招标”创新改革,积极打造“无感智办”服务场景,实现“云辅导”“云评审”“云服务”等方式,构建招投标数字应用场景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市住建、水利领域推行“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打响保证金减免政策第一枪。

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优质舒心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基层证明办理流程,率先在全省实现镇(街)村居基层电子证明线上开具,不断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首创建设“电子证照中台系统”、启动“远程帮办”等服务方式,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精准、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务。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强化“数字赋能”,创新推行线上“评审”“预勘查”、线上“审批” ,对审批事项进行“预勘察”“云勘察”,提高勘察效率。持续推进智慧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大力推广“税费同缴”“一网通办”办税缴费系统,实现精简办税资料100%,压缩办税时间50%以上。促进税惠政策精准落地,上半年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89亿元,惠及企业24户次。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太白湖新区政务服务“就近办”试点,将“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和政务服务代办点,推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无差别”受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

投资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友好便利

深化项目审批要素改革。设立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联审联办工作小组,打破规划方案相关部门沟通壁垒,建立“一次审批”制度;推行“差异化”专家评审,按照项目规模、建设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风险性的差异,实行分类施策,通过告知承诺制、专家签字认可进行差异化评审,破解了“专家评审、评议”环节程序复杂、耗时长的问题。

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扎实开展金融辅导、“金融管家”“金融服务进万企”及“金小服”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全区房地产、工业、知识产权等领域政金企活动4次,发布融资需求100余亿元。

强化科技要素支撑。鼓励辖区重点企事业单位主动对接国内外“双一流”知名院校,推动建设实体化运作创新载体1家(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共建院士工作站);实施“市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梯次培育计划,上半年共培育市级创新平台8家,培育省级平台4家。

做优人文要素保障。完善新区《2023年度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出台《“双招双引”优惠政策》,开展人才政策宣讲9次,兑现人才补贴265万余元。新增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市重点实验室、市技术创新中心各2家,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各1家,获批省推进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发展2项试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