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气候特点雨水渐多、乍寒乍暖。俗话说 惊蛰吃3宝, 一年都安康, 3宝是啥? 怎么做?不忘传统,内容已经整理在下方,建议收藏。
一、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资料图)
雪梨银耳汤
食材: 银耳30克,梨1个,红枣3-5颗,枸杞1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准备:将银耳洗净泡发,用手掰成小片;梨削皮、去核,片成薄片;红枣、枸杞洗净,备用。
2、银耳入汤锅,加入8杯水,先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煮30分钟;然后加入梨片和红枣,再煮约10分钟后加入冰糖继续煮20分钟或至汤黏稠,最后加入枸杞煮5分钟关火,焖1-2小时即可饮用。
小诀窍
1、冰糖银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粘度增高。银耳能清肺热,所以外感风寒者忌用。
二、鸡蛋
惊蛰还有吃鸡蛋的食俗,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西葫芦炒蛋
用料: 西葫芦1个鸡蛋3个蒜2瓣糖5g醋10ml生抽15ml 盐1g植物油35ml
制作步骤 1
调调味汁。糖、醋、生抽放入碗中搅拌到糖融化,备用。
提前调好调味汁能避免炒菜加调料的时候忙乱。
制作步骤 2
鸡蛋中加入盐,充分搅打2分钟,使空气打入蛋液,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更软嫩蓬松。
用大一点的容器打蛋及打蛋的时候筷子搅动幅度大更容易将空气打入蛋液。
制作步骤 3
锅中放入20ml的油,油热后倒入蛋液,炒至鸡蛋凝固盛出。
制作步骤 4
锅用厨房纸擦净,放入15ml油、蒜末,小火炒出香味。后放入西葫芦片,中小火炒至变色加入鸡蛋、调味汁,中火翻炒30秒即可
三、芋头
煮芋头——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炒黄豆就免啦,我们煮芋头沾糖吃,做法简单,还算是粗粮,好吃又健康。
芋头糕
配料: 荔浦芋头一个,香肠两根,泰国香米150克,黑芝麻适量,油,盐,五香粉,八寸蛋糕模一个
做法
1.把泰国香米洗干净,泡一个晚上,把泡米的水倒掉。再把米放进搅拌机里,加水。米和水的比例是1比2,因为打出的米浆不能稠,而是要像米汤一样稀,因为芋头还会吸掉一部分水分,如果米浆太稠,那么蒸出来的芋头糕会很硬,口感不好。高速打成米浆
2.荔浦芋头切丁,香肠切丁。锅烧热,放一点点油,把香肠放进去小火慢慢煎出一点油,把芋头丁放进去,加一点点盐和五香粉炒香,盐和五香粉不用多,一点点即可,因为腊肠本身就有咸味了。
3.蒸锅里放水,烧开,把香肠芋头丁铺一层在蛋糕模底层,再把打好的米浆摇晃均匀(因为放置了一会会沉淀的,所以用前摇一摇^_^),倒在模具里,再在上面撒一层香肠芋头丁。
5.把蛋糕模放进事前烧开的蒸锅里,中火蒸1个小时。拿出来,待芋头糕凉了之后撒上炒熟的黑芝麻,然后脱模,热的时候脱模会弄碎的,切记!吃的时候配上酱汁,好香
➕ 点赞关注下期苏苏美食更加精彩!